中国地震论文
  • 08月23日

    断层协调比方法在云南地区地震预测中的应用研究

    采用断层协调比方法,对云南省内所有跨断层场地进行了计算,利用3倍标准差为阈值,统计分析协调比参数单测点单项异常、单测点和多测点准同步异常与云南省内M≥6地震的关系。结果表明多测点协调比准同步异常与云南...

  • 08月23日

    河北何家庄流体观测井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分析

    应力、应变或地震活动会打破地壳中流体原有的水-岩平衡状态,引起地下流体化学组分和同位素的变化。根据河北何家庄流体观测井氢氧同位素和离子化学组分测试结果,分析了该井的地球化学特征及与构造活动的关系。由氢...

  • 08月22日

    渤海海域黏性土剪切波速与抗剪强度统计关系的初步研究

    剪切波速与地基土的抗剪强度、剪切模量和卓越周期等参数密切相关,是地震安全性评价中判定场地类别的一个主要指标和参数。鉴于海域工程中剪切波速往往难以直接由原位测得,而室内实验结果又常常与野外现场物探测试值...

  • 08月22日

    中国大陆重力场时变监测与强震预测

    主要回顾了中国大陆重力时变高精度监测与地震预测应用的基本情况。自1966年邢台地震以来,我国就开始采用重力手段监测地壳变动和强震孕育发生过程,致力获取重力场时变的微伽级信息。重力监测主要采用定点流动复...

  • 08月21日

    基于震源机制解的鄂霍次克微板块东部俯冲带地区构造应力场反演

    基于国际地震中心(ISC)提供的1970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的地震震源机制解,对鄂霍次克微板块东部俯冲带地区进行了应力张量反演,得到了日本海沟、千岛海沟和勘察加海沟3个俯冲带区域的构造应力场特...

  • 08月21日

    关于2次江西早期中强地震的甄别与复核

    按照最大化利用有限地震资料的研究思路,充分发掘可利用信息,综合文史记载、人文历史、地震研究成果等资料,对2次江西早期中强地震进行甄别和参数复核,得到结果如下:304年吉水-永丰间地震的震中约为27.3...

  • 08月20日

    庐山重力基线场稳定性分析

    利用2018年庐山重力短基线场绝对重力和相对重力观测资料,基于绝对重力控制下的相对重力联测方式对庐山基线场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庐山基线场2015~2018年测段重力变化为-11.6~13.4...

  • 08月20日

    基于模板匹配定位法的江苏盐城附近微震检测和构造分析

    利用基于GPU加速的匹配定位法和双差定位法,对江苏盐城及邻区18个台站记录的2009~2018年共10年的连续地震资料进行分析。首先从台网目录中挑选211个地震事件作为模板事件,使用匹配定位技术对江苏...

  • 08月19日

    基于三维模型中的射线追踪方法测定鲁甸Ms6.5地震震源深度

    2014年8月3日云南鲁甸发生M_S6.5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此次地震发震构造复杂,引起了地震学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基于三维建模方法,建立鲁甸地区三维层状非均匀速度模型,采用逐段迭代射线追...

  • 08月19日

    致谢审者

    2019年,《中国地震》在众多专家的大力支持下圆满地完成了出版任务。为了保证刊物的质量,他们花费了很多宝贵的时间和精力为本刊审稿,他们严谨治学、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令人敬佩。在此,我们谨向下列各位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