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震论文
  • 08月18日

    九寨沟Ms7.0地震前地应变LURR异常演化特征

    从岩石应力-应变的本构关系出发,以能够反映岩石应变变化的地应变观测数据作为"响应量",通过库伦应力触发模型的加卸载响应比计算方法,计算2017年8月8日九寨沟MS7.0地震前震中及周边500km范围内...

  • 08月18日

    2017年四川九寨沟M_s7.0地震及余震定位研究

    采用特定震源台站校正定位方法对九寨沟M_S7.0地震及其余震进行了精定位研究,结果显示九寨沟地震主震深度为19km左右,余震主要分布于5~15km深度范围;与单事件定位方法相比,其余震展布和断层的线性...

  • 08月17日

    唐山台跨断层形变速率阶段性变化及预报效能评估

    采用启发式分割算法(BG算法)对唐山台跨断层形变观测时间序列进行均值突变检测。以此为基础,通过计算突变前后子序列均值变化量,探讨唐山台跨断层形变的阶段性变化特征。结合台站及其周围典型震例,分层次统计突...

  • 08月17日

    环境负载对云南地区基准站时间序列的噪声模型特性研究

    以云南地区27个GPS基准站坐标时间序列为研究对象,使用赤池信息量和贝叶斯信息量估计准则(AIC/BIC)对其进行噪声分析,计算并扣除时间序列中大气负载、非潮汐海洋负载和水文负载3种环境负载引起的位移...

  • 08月16日

    GNSS在中国大陆的地震预测应用研究进展与展望

    GNSS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地震预测研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大尺度、高精度的观测结果,为强震变形模型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观测约束。本文针对GNSS技术在中国大陆地震预测中的应用,系统梳理了断裂带滑动特征描述、变...

  • 08月16日

    短期重现性地磁日变化感应电流集中分布与地震关系初步研究

    通过分析台站之间地磁垂直分量日变化相关性,研究中国大陆南北带地区90°E~110°E,2009~2018年地磁日变化感应电流线状集中分布现象与MS≥6.0地震关系。统计发现,我国每月平均出现约2次感应...

  • 08月15日

    2019年震情述评

    1全球地震活动概况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2019年1月1日~12月31日,全球共发生6级以上地震119次,其中,7级以上地震9次(图1),最大为5月26日秘鲁北部7.8级地震。2019年全球地震活动具有...

  • 08月15日

    基于地震电离层现象研究结果的分析与总结

    地震电离层现象作为地震事件在电离层中的物理表象,随着观测资料的积累不断地被发现和报道。大量研究结果表明,地震电离层现象复杂多样,难以捕捉和确认。本文针对主要的地震电离层现象进行简要介绍,并依据研究参量...

  • 08月14日

    利用接收函数探讨新疆几次中强地震的地壳孕育深度

    在分析2009~2012年新疆地区的远震P波接收函数过程中,发现部分台站的接收函数中存在清晰且能量较强的壳内间断面转换波。本文分别利用接收函数中的壳内间断面和莫霍面转换波,联合接收函数H-κ叠加方法和...

  • 08月14日

    强震变形的地震大地测量监测与研究

    地震大地测量是将大地测量(特别是空间大地测量)与地震学及构造地质学进行融合的新兴交叉学科,其可用于监测地震孕育的地球物理背景场及动态变化过程,对相关形变实现了10^2a~10^-2s的宽频带监测,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