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年刊论文
  • 08月18日

    束光学组件参数变化对氢束流影响的理论分析

    通过仿真、计算及优化对比等方式,分析了束光学组件中关键参数变化对氢原子束流产生的影响,主要涉及氢原子钟电离泡温度、准直器束流散射角、选态器长度、选态器内孔尺寸、磁钢充磁强度、氢原子自由出射距离及泡口尺...

  • 08月17日

    偏焦全息测量技术在上海65米射电望远镜中的应用研究

    上海65米射电望远镜是亚洲最大、全方位可转动的大型射电望远镜,在国内首次配备主动面系统。对主动面系统应用的关键技术——偏焦全息测量技术在上海65米射电望远镜中的初步应用情况进行介绍。首先,介绍常用的天...

  • 08月17日

    1986-1998年间弥渡铅垂线变化及其与滇西强震的关联

    利用1986-1998年中国滇西重力网32期重复测量的资料,计算了云南弥渡一地的铅垂线变化,且将其与周边地区同期发生的20次地震(震级M≥5)进行比较,发现弥渡铅垂线的变化似与这些地震的发生有关。在这...

  • 08月16日

    关于云南天文台2.4m地平式反射望远镜的CCD平场

    为了定量估计云南天文台2.4 m地平式反射望远镜在配置新CCD照相机后散射光的消除程度,在B,V,R,I各波段分别拍摄了天顶区附近的晨昏蒙影天空平场。实测表明,如果不同旋转角度所拍的平场取平均,对于视...

  • 08月16日

    PIMA软件在APSG测地VLBI数据处理中的应用

    上海VLBI相关处理中心引进了一款国外新近研发的VLBI相关后处理软件PIMA,它在相位校准、复带通校准和条纹搜索等方面具有独到的优势,特别适合于射电源的成图和绝对天体测量。以亚太空间地球动力学计划(...

  • 08月15日

    从分析离子泵到提高SOHM-4型氢原子钟的寿命

    上海天文台生产的SOHM-4型氢原子钟工作3a-4a离子泵就会打火,破坏脉泽真空环境。为了使氢钟能够继续工作,必须更换新的离子泵泵芯。为破解这一难题,使已经生产的上百台SOHM-4氢钟在10a的寿命期...

  • 08月15日

    2009年上海天文台卫星激光测距观测报告

    介绍了2009年上海天文台卫星激光测距观测、伺服控制系统改造及高精度高重复频率卫星激光测距进展。...

  • 08月14日

    银河系中心区域近星摄动对相对论进动的影响(英文)

    Clifford M.Will提出,通过观测以很短周期(O(0.1)年)围绕银河系中央超大质量黑洞旋转的一组恒星的轨道进动,在未来的10μas甚至1μas微角秒的观测精度下(从地球),能够测量中央黑洞...

  • 08月14日

    GPS全球电离层TEC的并行算法建模及初步结果分析

    根据高精度卫星导航定位和全球电离层活动监测的需要,利用全球370多个GPS基准站的双频相位实测数据,监测全球电离层总电子含量变化和GPS卫星及接收机的DCB。由于数据量大、数据处理时间长,很难实现高精...

  • 08月13日

    用耦合谐振环法测量微带基片的介质特性

    着重介绍了利用耦合谐振环法测量微带基片介电常数和损耗角正切的技术,并通过软件仿真及实物测量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及测量精确度。在1~12GHz频率范围内,介电常数测量不确定度为±3%,损耗角正切测量不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