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中国生鲜蔬菜对日出口快速增长,并于1998年超过美国成为对日出口生鲜蔬菜的最大供给者。针对促进中国生鲜蔬菜对日出口急剧增长的原因,本文运用Johansen协整检验进行了分析。结...
本文采用固定效果模型对大豆主产区1991-2002年大豆总产量的主要影响要素进行估计.结果表明生产函数中基本投入要素:大豆播种面积、劳动用工总量、化肥投入、种子秧苗投入、其他物质费用是影响大豆产量的主...
在微观经济层面,以农业为主的尼日利亚社会中大多数农民贫困并且难以获得保险,价格和生产的波动将对增长和发展产生负面的影响。当期大米生产水平不能满足未来需求特别引起关注。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考察大米价格变动...
新农村建设是党和国家在新的历史时期调整城乡关系的重大战略举措。它不仅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城乡收入分配格局、振兴农村经济,而且有利于推动城市化,彻底解决困扰我国经济现代化进程的“三农”问题。新农村建...
目前,超市将食品价格作为竞争手段来争夺客流客源已成为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本文以北京物羡大卖场(亚运村店)和华堂商场(亚运村店)超市之间的竞争为例,在大量实地调查的基础上,时两家超市生鲜农产品(包括速冻...
1989年之后,包括波兰、匈牙利和斯洛伐克在内的中东欧的许多国家在社会、政治、经济领域发生了重大变革。在这个特定的社会经济转型时期,为了了解这些国家的农户如何适应市场经济,在2001年一个由华沙农业大...
本文利用1998--2005年29个省际面板数据,运用夏普里值(Shapley value)分解法,研究了FDI对我国地区间农业差距的影响。发现农业人均FDI对地区间农业差距的贡献并不大仅为1.18%...
“三农”问题是中国建设和谐社会的关键,但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前提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成功转移。在新世纪的前20年,在惠及千百万广大人民的小康社会的建设过程中,研究和解决这一问题有着重大的意义。需要对农...
农业化学品的使用在近30年来获得了极大的增长,到了需要考虑其投入产出边际效益的时候了。农业化学品价格的持续增长给衣户生产带来很大的经济负担;农业化学品的大量使用也正在日益出现重大的负面影响。需要从技术...
本文回顾分析我国入世五年来粮食贸易及政策的发展和变化,重点分析粮食关税配额利用情况。本研究表明入世后我国粮食贸易政策发生了一系列变化。粮食进口配额量较大,但使用率相对较低,其他农产品的配额使用率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