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热带农业 · 2020年第3期7-16,共10页

荔枝自然杂交子代童期差异分析及母本童期类型鉴定

作者:吴洁芳,欧良喜,陈洁珍,蔡长河,严倩,姜永华,李华

摘要:【目的】为鉴定荔枝母本童期类型;获得特短、短童期育种材料。【方法】以210个母本总数49.08万株的子代群体为材料,以2010—2019年10年数据分析不同母本子代童期差异和母本童期类型。【结果】结果表明,10年间童期结束植株数呈正太分布,峰值出现在3.5年或4.5年。不同类型童期植株比率差异极显著,变异系数74.21%~190.10%。播种后12年内仍有18.10%母本子代没有童期结束植株出现;童期结束植株数为群体总数的1.03%。鉴定了210个母本的童期类型。母本间童期植株总数和比率差异均极显著(p<0.01),变异系数为283.68%和181.17%。【结论】因此,荔枝童期结束植株数并非随树龄增加而增多;选择特短童期或短童期类型母本品种,杂交可获得特短、短童期育种材料;不同母本品种子代童期差异极显著;品种间存在不同童期类型。

发文机构: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南亚热带果树生物学与遗传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热带亚热带果树研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荔枝自然杂交子代童期童期类型

分类号: S51[农业科学—作物学]

注:学术社仅提供期刊论文索引,查看正文请前往相应的收录平台查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