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药物经济学 · 2015年第12期179-180,共2页

血液标本采集方式对检验结果的影响

作者:李艳坤

摘要:目的探讨血液标本采集方式对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4月本溪市第六人民医院的400例血液标本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送检时间分为1 h内组和1 h及以上组,根据标本有无溶血分为溶血组和非溶血组,根据采集部位不同分为输液同侧采血组和输液异侧采血组。对所有血液标本进行检测,分析检验时间、溶血、采集部位对血液检验结果的影响。结果 1 h内和1 h及以上患者肌酸磷酸激酶(CK)、葡萄糖(GLU)、丙氨酸转氨酶(ALT)、乳酸脱氢酶(LDH)、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溶血患者和非溶血患者血钾、钠、氯、肌酐、尿酸及胆红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输液异侧采血和输液同侧采血患者血钠、钾、氯、GLU、肌酐、尿酸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血液标本检验时间、溶血、采集部位均会对检验结果产生一定影响,临床工作人员应注意采取正确的方式采集血液。

发文机构:本溪市第六人民医院

关键词:血液标本采集方式采集时间采集部位采集体位送检时间Blood sPecimensAcquisitionAcquisition timeCollection siteAcquisition PositionStorage time

分类号: R446.11[医药卫生—诊断学][医药卫生—临床医学]

注:学术社仅提供期刊论文索引,查看正文请前往相应的收录平台查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