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0年第6期52-56,135,共6页

公共管理哲学视域下的主体性消融及其路径

作者:王芳,许良,王平

摘要:公共管理哲学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通过有效管理或曰善治,以激发被管理者的良情善意,并促成被管理者走向自我管理,其最高境界是实现主体性的科学消融,把“小我”消融在“大我”中,以达到“忘我”和“无我”状态。实现主体性的科学消融,以公共管理哲学为视域,有三个路径:从本体论看,其逻辑起点是做到“我”的主体澄明;从认识论看,其关键举措是大力发展“审丑”思维,以此破除“我”的逆向固化;从价值论看,其根本要求是找到“以人民为中心”的唯物主义信仰,把“小我”消融在“大我”的真理力量和人格力量中。

发文机构:安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安徽大学管理学院 安徽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主体性消融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subjectivity dissolutionontologyepistemologyaxiology

分类号: D035[政治法律—政治学]B01[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注:学术社仅提供期刊论文索引,查看正文请前往相应的收录平台查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