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郑昊,温淑女,庞崇进,Bryan Krapez,何平
摘要:本次研究运用岩相学和碎屑锆石U-Pb年龄物源分析方法获得北海涠洲岛海滩砂的物源特征,从而揭示北部湾大陆边缘“源-汇”系统及其沉积搬运过程。涠洲岛海滩砂以棱角状-次圆状石英为主(70%~75%),生物碎屑次之(20%~25%),含少量玄武岩岩屑和橄榄石碎屑颗粒(约5%),反映碎屑沉积物经历了较短距离的搬运且沉积时间较短。涠洲岛海滩砂碎屑锆石U-Pb年龄集中在288~210 Ma(峰值为236 Ma)和435~380 Ma,表明涠洲岛海滩砂主要来源于桂东南地区印支期花岗岩体以及加里东期和燕山期岩体。花岗岩来源的陆源碎屑经南流江、九洲江等河流快速地搬运至合浦-北海三角洲,在风暴作用下再扩散至北部湾中部海域。这一过程很好地记录了大陆边缘从陆到洋区域性“源-汇”系统。同时,涠洲岛是第四纪火山岛,是北部湾中部海域的隆起剥蚀区之一,其为海滩沉积物提供近源的基性岩碎屑组分,即存在盆地局部“源-汇”系统。因此,涠洲岛海滩砂沉积是大陆边缘区域性“源-汇”系统与盆地局部“源-汇”系统相互叠加的产物。本研究为理解大陆边缘从陆到洋“源-汇”系统与盆地局部“源-汇”系统的相互作用提供范例。
发文机构:桂林理工大学广西隐伏金属矿产勘查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同位素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从源到汇海滩砂物源分析火山岛北部湾source to sinkbeach sanddetrital zircon provenance analysisvolcanic islandBeibu Bay
分类号: P593[天文地球—地球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