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畅,廖伟森,胡建芳,付少英,向荣,李永祥
摘要:通过对南海东沙海区沉积柱DH-CL13的总有机碳(TOC)及其稳定碳同位素(δ^13Corg)和正构烷烃的分析,恢复了海洋氧同位素3期(MIS3)以来东沙海区有机碳的沉积记录,探讨了MIS3时期以来本地区古气候古环境的可能变化。沉积柱TOC含量为0.26%~0.73%,表现出全新世高、冰期低的特征。从MIS3至MIS2时期,沉积柱的TOC保持相对稳定状态,自全新世以来,TOC经历了先升高后降低的过程。δ^13Corg值为-24.5‰~-21.5‰,反映出沉积有机碳具有海洋与陆地双重来源。δ^13Corg值在MIS3至MIS2时期相对偏负,在全新世相对偏正,表明全新世沉积柱TOC的升高是由于海洋有机碳输入增多导致。推测是由于海平面的上升,本海区受到黑潮营养盐输入的影响,使得海洋初级生产力升高。正构烷烃的分子组成表明其主要来源于海洋藻类、海洋动物、微生物、海洋大型藻类和陆源高等植物。在从MIS3时期向全新世转变的过程中,南海东北部存在草本植物占比逐渐降低的趋势。沉积柱记录了千年尺度的Heinrich冷事件,表明南海东沙海区与高纬度地区存在着古气候的遥相关。
发文机构: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中国科学院大学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5.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关键词:沉积记录稳定碳同位素正构烷烃古气候sedimentary recordsstable carbon isotopen-alkanepaleoclimate
分类号: P593[天文地球—地球化学][天文地球—地质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