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科学 · 2021年第1期308-320,共13页

华北平原与大同盆地原生高碘地下水赋存主控因素的异同

作者:王雨婷,李俊霞,薛肖斌,田小伟,迟秀成

摘要:原生高碘地下水在我国有广泛分布,为查明不同区域地下水碘赋存机理的异同,通过选取我国大同盆地以及华北平原为代表性区域,完成区域地下水样品系统性采集及水化学、碘形态测试工作,对区域地下水水环境及其演化特征完成详细刻画.结果表明:大同盆地地下水总碘含量为2.86~1286μg/L,华北平原地下水总碘含量为2.40~1106μg/L,分别约有50.0%及49.5%地下水碘含量超过(GB19380⁃2016)《水源性高碘地区和高碘病区的划定》中界定的100μg/L国家标准.地下水水环境特征表明,在大同盆地,第四纪河湖相沉积所形成的,富含有机质、偏碱性、还原性、Na⁃HCO3型水环境,利于赋存于固相介质上的碘以碘离子的形式进入地下水中,沿地下水流向,富集于盆地中心排泄区;在华北平原,由第四纪6次海侵形成的冲湖积、海积松散沉积物中富含Na、Cl、I等元素,其偏碱性、还原性、Na⁃Cl型水环境及低水力坡度的平缓地形利于赋存在固相介质上的碘以碘离子的形式进入地下水,沿地下水流向富集于沿海排泄区.控制两个地区高碘地下水形成的相同因素是偏碱性及偏还原的地下水环境,且该环境下碘的主要赋存形态均为碘离子,但大同盆地高碘地下水形成主要受富有机质环境影响,而华北平原高碘地下水形成的主要受富碘的海相沉积控制.

发文机构:中国地质大学环境学院 中国地质大学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质大学盆地水文学与湿地生态恢复实验室 河北省地矿局第四水文工程地质大队

关键词:大同盆地华北平原地下水控制因素环境地质iodineDatong basinNorth China Plaingroundwatercontrolling factorsenvironmental geology

分类号: P641.1[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来源期刊
地球科学

地球科学

Earth Science
  • CSCD
  • 北大核心
注:学术社仅提供期刊论文索引,查看正文请前往相应的收录平台查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