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科学 · 2020年第11期4143-4152,共10页

青藏高原北缘玉门红柳峡硅化木成因及其揭示的早白垩世构造及环境

作者:王军,任文秀,李通国,黄万堂,彭措,冯备战,王玉玺,杨国林,胡振波

摘要:位于青藏高原北缘玉门盆地红柳峡一带的硅化木化石带是高原北缘地区唯一一处集中连片分布的白垩纪硅化木化石森林带,这种古生物的集群死亡和埋藏常常伴随地球演化灾变性构造事件.首次对该区域产出的硅化木特征及其赋存层位进行了报导,并进一步探讨了该区白垩纪原型盆地的早期演化以及硅化木的成因过程.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北缘玉门盆地早白垩世经历了湖盆的发育、扩展和收缩3个阶段.在早白垩世早期,玉门盆地开始发育并逐渐扩展,该时期气候高温潮湿,在盆地滨湖区域生长了巨大的松柏类乔木森林带;在约102~120 Ma的早白垩世期间,随着阿尔金断裂再次复活,玉门盆地发生大规模的火山喷发,导致盆地植被大面积焚烧死亡和埋藏,最终碳化硅化形成现今集中连片分布的硅化木化石带.早白垩世以来,随着阿尔金断裂持续的左行走滑和向北东方向的扩展,玉门盆地被不断抬升并发生构造旋转,使得下沟组硅化木得以重见天日.

发文机构:甘肃省地质调查院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甘肃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 甘肃地质博物馆 兰州城市学院

关键词:阿尔金断裂玉门盆地硅化木早白垩世古生物化石构造地质Altyn Tagh faultYumen basinsilicified woodEarly Cretaceousfossiltectonic geology

分类号: P52[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来源期刊
地球科学

地球科学

Earth Science
  • CSCD
  • 北大核心
注:学术社仅提供期刊论文索引,查看正文请前往相应的收录平台查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