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科学 · 2021年第1期101-121,共21页

阿拉善地块北缘乌力吉岩体锆石U⁃Pb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其对区域构造演化的制约

作者:张善明,贺中银,赵鹏彬,胡二红,王亚楠,周彦波

摘要:阿拉善地块北缘是研究古亚洲洋最终闭合过程的重要区域,该区大面积出露的石炭−二叠纪火成岩尚缺乏深入探讨,直接导致古亚洲洋最终闭合时间的认识无法统一,进而制约了中亚造山带南缘中部晚古生代构造演化问题的讨论.通过选取的乌力吉岩体位于恩格乌苏断裂带和巴丹吉林断裂带之间,处于沙拉扎山构造带内,对其开展了系统的岩相学、全岩地球化学及锆石U-Pb年代学研究.结果显示,岩体主要由花岗闪长岩和花岗岩组成,花岗闪长岩2件样品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266.00±1.00 Ma(MSWD=0.69)、267.76±0.97 Ma(MSWD=0.26).花岗岩3件样品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254.57±0.99 Ma(MSWD=0.79)、253.70±1.70 Ma(MSWD=2.50)、252.50±2.90 Ma(MSWD=4.70).SiO2含量:花岗闪长岩64.13%~67.17%,花岗岩68.08%~75.29%;Na2O+K2O含量:花岗闪长岩6.40%~7.00%,花岗岩7.09%~7.94%,均属中等分异的I型花岗岩.Nb、Ta、P、Ti明显亏损,K、Zr、Hf具明显正异常.轻稀土(LREE)富集,重稀土(HREE)亏损且分馏明显,LREE/HREE=6.49~17.45.(La/Yb)N值:花岗闪长岩6.21~8.80,花岗岩9.21~22.06.地球化学特征反映两期侵入体具壳幔混合特性,以壳源为主,表现分离结晶和晚期流体交代作用特征.综合沉积建造及岩石地球化学认为,古亚洲洋可能在二叠纪前已经闭合,阿拉善地区于二叠纪进入板内演化阶段,乌力吉一带处于区域性同造山挤压向造山后伸展折返或后碰撞伸展环境.

发文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内蒙古矿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陕西省矿产地质调查中心 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

关键词:乌力吉岩体石炭-二叠纪壳幔混合后碰撞古亚洲洋地球化学Wuliji intrusionsPermo-Carboniferouscrust-mantle interactionpost-collisionPaleo-Asian Oceangeochemistry

分类号: P597[天文地球—地球化学]

来源期刊
地球科学

地球科学

Earth Science
  • CSCD
  • 北大核心
注:学术社仅提供期刊论文索引,查看正文请前往相应的收录平台查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