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科学 · 2020年第11期4128-4142,共15页

西藏江玛地区闪长玢岩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作者:尹滔,张伟,尹显科,裴亚伦

摘要:目前对班公湖-怒江蛇绿混杂岩带的中酸性侵入岩的报道相对较少,对其成因和形成机制的研究有助于揭示班公湖-怒江特提斯洋构造带的岩浆作用过程和动力学背景.对西藏班公湖-怒江蛇绿混杂岩带江玛地区的闪长玢岩进行了年龄分析、岩石地球化学研究.闪长玢岩的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121±1 Ma,表明其形成于早白垩世晚期.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闪长玢岩具高Al2O3含量(18.2%~19.3%),属高铝玄武岩,岩石富集轻稀土元素和大离子亲石元素Rb、K等,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Ti,属典型的岛弧玄武岩.综合区域地质资料认为,江玛地区闪长玢岩可能形成于俯冲带前缘增生的岛弧环境,是早白垩世期班公湖-怒江特提斯洋壳岩石圈南向俯冲消减背景下,板片脱水形成的流体与地幔楔橄榄岩发生交代作用的产物.

发文机构:四川省地质调查院稀有稀土战略资源评价与利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班公湖-怒江蛇绿混杂岩带闪长玢岩高铝玄武岩俯冲消减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Bangonghu-Nujiang ophiolitic melange beltdiorite porphyritehigh-alumina basaltssubductionzircon U-Pb chronologygeochemistry

分类号: P581[天文地球—岩石学]

来源期刊
地球科学

地球科学

Earth Science
  • CSCD
  • 北大核心
注:学术社仅提供期刊论文索引,查看正文请前往相应的收录平台查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