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研究与开发 · 2020年第6期36-41,共6页

乡镇尺度下河南省人口-经济耦合协调发展的空间格局

作者:温倩倩,蒲小琴,宋博,丁志伟

摘要:基于乡镇尺度下人口-经济系统的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模型对河南省人口-经济协调发展的空间格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人口子系统高水平区主要集中在中部核心区、东部平原区和南阳盆地等局部地区;低水平区主要分布在山地丘陵地区,在太行山、伏牛山、桐柏山、大别山一带更为明显。经济子系统高水平区以郑州为中心向西北方向延伸,与其他类型区形成“一大核心组团-五个小型集聚片区-大范围低值连片分布”的空间格局。②从耦合协调度看,整体空间格局与耦合度类似但有所不同,表现出“一大三小高值分布区-多片区状中值分布区-大范围低值连绵区”的分布格局。③基于路径依赖与路径锁定、资源-人口双向促进、产业集聚区与中心城区辐射带动作用、地形与文化思想限制等进行影响因素分析,针对评价结果、区域分区、地形条件等提出了分区整合方案,为河南省的乡村振兴空间格局优化提供支撑。

发文机构: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 河南大学区域发展与区域规划中心 河南大学黄河中下游数字地理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鹤壁高中

关键词:人口经济耦合协调模型空间格局乡镇尺度河南省populationindustrycoupling coordination modelspatial patternat town levelHenan Province

分类号: F592.3[经济管理—旅游管理]

注:学术社仅提供期刊论文索引,查看正文请前往相应的收录平台查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