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颜丹平,孙铭,巩凌霄,周美夫,邱亮,李书兵,张森,古术航,木红旭
摘要:位于青藏高原东缘的北东向龙门山逆冲带,研究已经证明是中生代与新生代前陆复合扩展和生长的结果。然而,2008年5·12汶川地震地表破裂、余震和滑坡等的单向和分段迁移现象,对龙门山复合逆冲带的结构认识提出了挑战。文章在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针对龙门山复合生长下构建的特殊结构进行了野外调查和构造解析。结果表明,以中生代与新生代两期前陆逆冲带复合生长为基础,龙门山复合逆冲带具有特殊的、主要由前陆逆冲楔叠加后形成的复合结构,而且这种复合逆冲楔具有分级和时序特征;中生代前陆逆冲楔是以逆冲断层-褶皱为特征,并分别组合形成碧口厚皮逆冲推覆体、唐王寨薄皮逆冲推覆体和龙王庙逆冲推覆体,总体从晚三叠世以前开始,至~160 Ma向南递进扩展生长;新生代前陆逆冲楔由逆冲断层和逆冲岩片组成,分为约35~10 Ma和10 Ma以来两个阶段,向南东向递进扩展生长,并可能与川西盆地东侧龙泉山构造相连通。因此,龙门山逆冲带具有前陆逆冲带和生长过程的双重复合结构。
发文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香港大学地球科学系 中石化集团西南油气分公司
关键词:龙门山前陆逆冲带复合结构与生长青藏高原东缘前陆逆冲楔汶川地震Longmenshan foreland thrust beltcomposite texture and growtheastern margin of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foreland thrust wedgeWenchuan earthquake
分类号: P542[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