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力学学报 · 2020年第1期13-32,共20页

地震迁移的类型、特征及机制讨论

作者:赵根模,吴中海,刘杰

摘要:地震活动的迁移是指地震沿着某一方向循序地发生,是地震活动总体无序中局部出现的有序结构。通过系统分析区域上典型的地震迁移现象可以发现,迁移可划分为沿断裂走向的纵向迁移、垂直断裂走向的横向迁移与岩石圈尺度的深源迁移三大类。结合具体的实例分析,可初步归纳出纵向迁移(包括单向、双向、反复和跳跃式迁移等常见形式)、横向迁移和深源地震迁移的主要特征,并初步估算出了不同类型迁移的速度值,其中沿全球板块边界纵向迁移平均速度约为V=569 km/a,沿亚板块边界的平均速度约为V=120 km/a,沿大陆内部断裂带平均速度约为V=50 km/a。横向迁移相对比较复杂,初步发现在东亚存在两种速度分别为约20 km/a、50 km/a的迁移现象。而深源地震迁移速度的全球平均值大约为360 km/a。地震的纵向与横向迁移都存在不同层次和级别,也存在多种不同频率、能量与速度的形变波与迁移现象,这很可能是区域上大地震丛集活动过程中断层相互作用、地震应力触发和岩石圈尺度的形变波传播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这种大空间尺度上的地震迁移现象的存在及其所具有的规律性特征,显然可为开展区域地震危险性分析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参考。

发文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天津市地震局 活动构造与地壳稳定性评价重点实验室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地图技术审查中心

关键词:构造体系地震迁移应力触发形变波地震危险性分析tectonic systemseismic migrationstress triggeringstrain waveseismic hazard analysis

分类号: P315[天文地球—地震学][天文地球—固体地球物理学][天文地球—地球物理学]

注:学术社仅提供期刊论文索引,查看正文请前往相应的收录平台查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