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气象 · 2015年第4期40-44,共5页

福建省不同天气形势下人工增雨作业效果评估

作者:陈彬彬,林文,李丹,林长城

摘要:本文统计了2011~2014年福建省地面火箭人工增雨作业的开展情况,从各地市的作业规模看,2011年全省9地市均开展了增雨作业,作业次数多,作业范围广,因此以2011年为例,选取福建省9地市开展的人工增雨作业实例,结合相应时段的850hPa和500hPa天气图进行天气系统分类,并结合雷达回波资料和地面观测资料,分析不同天气系统下人工增雨的作业效果和增雨潜力。结果表明:2011年由于我省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冬旱、春旱和夏旱,以及在7月和8月经历了3次高温过程,全省人工增雨作业主要集中在4耀8月以及11月(春季、夏季和秋季),中等规模和大规模的作业集中在4月中下旬耀5月初,其他时间段作业以小规模为主。高空槽、低涡冷式切变型和暖式切变、暖区辐合型是最常见的增雨天气型,主要出现在春季和冬季,大规模和中等规模作业主要发生在这2类天气形势下,且作业有效率高,增雨效率分别为50.3%和15.8%。台风(热带辐合带)及其外围型下的平均增雨效率最高,为57.9%,但作业有效率低;副热带高压及其边缘型作业有效率最低,且增雨效果为负效果。

发文机构:福建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人工增雨区域对比作业效果天气形势福建省

分类号: P481[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来源期刊
福建气象

福建气象

注:学术社仅提供期刊论文索引,查看正文请前往相应的收录平台查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