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气象 · 2014年第2期40-42,共3页

关于雾和霾天气现象分析判断之我见

作者:赵惠芳,陈川珍,陈丽珍

摘要:本文通过对晋江相对湿度及其变化和大气成分(PM10)浓度及其变化的分析,对2013年冬季晋江站定时观测时次霾和轻雾记录的准确性进行研判,发现观测时如果以相对湿度≥80%作为界定霾和轻雾的指标,结合超标大气污染物浓度阈值(PM10浓度≥150μg/m^3),能够较真实客观的“捕捉到”相对湿度80%以上的霾,但晋江多数霾天气现象出现时相对湿度小于80%;分析了霾和轻雾过程的持续时次和起止时间、霾和轻雾过程与天气形势及天空状况,初步得到适用闽南沿海的轻雾和霾天气现象的综合判断方法:当观测时相对湿度≥80%,厦门的PM2.5,值〈75μg/m^3(或PM10值〈150μg/m^3),则应该记录为轻雾(相对湿度为≥95%时记录为雾),否则应记录为霾;当观测时相对湿度为80%以下,厦门的PM2.5浓度≥75μg/m^3(或PM10浓度≥150μg/m^3),应记为霾;当出现轻雾和霾转换时,当相对湿度减小、PM值增大可能意味着轻雾向霾的转换;当相对湿度增大、PM值减小则意味着霾向轻雾的转换。

发文机构:福建省晋江市气象局 福建省惠安县气象局

关键词:轻雾相对湿度PM10PM2.5

分类号: P412.1[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来源期刊
福建气象

福建气象

注:学术社仅提供期刊论文索引,查看正文请前往相应的收录平台查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