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叶冬云,孙巍巍,王伟伟,左平昭
摘要:利用NCEP 1*1毅再分析资料以及常规气象观测、区域自动站资料,选取登陆点、登陆后路径和环境场特征与“苏拉”相似,且出现后部暴雨的台风个例,对比分析其环流特征和动热力机制,结果表明:有利于台风后部暴雨的环流形势是500hPa,海上副高584或588线在台风东侧南落,有利于偏南风急流的维持;陆上,台风中心北侧有一高压环流中心,使台风西行受阻,有利于台风低压环流的维持。850hPa,台风低压东侧的暖式切变位于福建中北部,切变南北侧的气流有一支达到急流强度,两支气流的汇合处有很强的上升运动,成为暴雨中心。925hPa,福建东部沿海有一支风速逸10m/s的偏南气流,在闽东北沿海近岸一带形成一条风速辐合线,是造成台风后部短时强降水的中尺度系统。暴雨落区和强度与850 hPa上升速度和假相当位温、925hPa水汽通量和水汽通量散度有较好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此类台风后部暴雨概念模型。
发文机构:宁德市气象局
关键词:台风后部暴雨相似个例概念模型对比分析typhoonrear rainstormsimilar caseconceptual modelcomparative analysis
分类号: P444[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