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论文
  • 08月24日

    “双非地区”倒挂式贫困的治理困境

    倒挂式贫困主要包括发展倒挂和福利倒挂两层含义,是政策倾向性下资源的非均衡配置、行政压力弱传导、政策叠加与“福利悬崖”以及乡村场域内在的贫困韧性共同作用的结果。由于倒挂式贫困具有分布弥散、群体的内生发展...

  • 08月24日

    乡村文化的历史转型与振兴路径

    乡村文化的研究包括了乡村文化载体与乡村文化价值两个层面。乡村文化载体呈现了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不断“嵌入”而乡土文化不断“退场”的过程,乡村文化价值呈现了传统文化价值的“衰退”与现代文化价值的“新生”。两...

  • 08月23日

    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满意度考察

    基于代际差异视角,结合安徽省11个粮食主产区(县)283份农户的调研数据,运用Ologit模型对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满意度影响因素展开比较分析。研究表明:农户个体特征、家庭特征和外部因素对利益补偿满意度...

  • 08月23日

    扶贫股的实践创新与制度规范

    与传统股权相比,扶贫股在出资、股权类型、权利内容、收益分配、退出机制、风险防范等方面形成了许多创新做法,但存在制度回应弱、效益吸引力不够、相关利益协调不足、长效的收益分享机制缺失、平台治理参与局限等深...

  • 08月22日

    农民分化与村庄社会整合

    当前农村社会日益严重的阶层分化与农民经济分化有关,但高度的经济分化并不必然产生阶层分化。发生在熟人社会场域中的农民分化受到村庄社会整合机制的作用,形成了村庄社会的低度分化。村庄社会整合机制体现为:基于...

  • 08月22日

    农户感知视角下的科技扶贫减贫绩效

    利用陕西省科技扶贫重点县域821份农户数据,运用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实证考察了扶贫科技资源供给对农户减贫感知绩效的影响机制,并检验了扶贫主体形象与制度信任在影响机制中的中介作用与调节效应。研究发现:...

  • 08月21日

    社会融入与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质量差异

    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质量涉及职业待遇、职业行为、文化观念、身份意识等多个层面对非农职业的适应与融入,具体包括职业待遇整合、职业行为适应、职业文化接纳和职业身份认同四个维度。因子测评表明,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质...

  • 08月21日

    农田灌溉设施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效应

    基于中国15个小麦主产省2000—2017年面板数据,采用SFA-Malmquist指数法和面板工具变量法探讨了农田灌溉设施的小麦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效应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2000—2017年间,小麦...

  • 08月20日

    农村社会养老服务供给水平研究

    基于国家统计年鉴和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数据,文章通过构建评估农村社会养老服务供给水平的指标体系,全面分析了中国农村社会养老服务供给现状及区域特征。研究结果发现:中国农村社会养老服务供给总体水平偏低,内...

  • 08月20日

    社区本位的农业规模经营及其社会基础

    皖南河镇近十多年的农业规模经营发展历程表明,农业规模经营决策的自主性、农业规模经营主体的内生性、农业规模经营发展的回馈性构成了社区本位农业规模经营的主要特征。在社区本位农业规模经营的实现过程中,农村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