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物岩石 · 2020年第1期89-99,共11页

川南—黔北地区寒武系娄山关群沉积特征及对储层的控制作用

作者:曹子颜,颜瑞晶,王旭,周宽,赵志兴,刘昊宇,罗帆

摘要:近年来,中石油相继在川中下组合油气勘探中取得重大突破,而目前川南地区寒武系勘探程度较低,寒武系娄山关群厚度可达1000余米,发育多段储层,勘探潜力较大。为了进一步认识川南—黔北地区娄山关群的沉积特征及其对储层发育的控制作用,结合野外露头、岩石薄片、分析化验及测井等资料对娄山关群开展了沉积相划分、沉积相展布及演化、储层特征等方面的系统研究。研究区娄山关群主要发育局限台地沉积相,并可进一步细分为3种沉积亚相及13种沉积微相。娄山关群沉积初期气候干旱炎热,主要为泻湖沉积,伴随其中晚期的震荡海退,以发育局限台坪和台内滩为主。研究表明沉积相对娄山关群储层发育具有明显控制性,主要影响孔隙类型和孔渗特征。台内滩平孔隙度3.35%,平均渗透率0.0245×10^-3μm^2,为储层最为发育的相带,其次是云坪,平均孔隙度2.83%,平均渗透率0.0168×10^-3μm^2,局限泻湖亚相储层发育较差,平均孔隙度和渗透率均较低,分别为1.92%,0.0043×10^-3μm^2。高能环境条件下沉积的砂屑白云岩中发育较多粒间溶蚀孔、铸模孔,云坪沉积的粉晶白云岩晶间孔和晶间溶蚀孔较为发育,二者储集性能较好,而低能环境条件下沉积的泥晶白云岩岩性致密,储层不发育。

发文机构: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安达市庆新油田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关键词:寒武系娄山关群沉积特征储层特征控制作用川南—黔北地区south Sichuan-north Guizhou areaCambrianLoushanguan Groupsedimentary characteristicsreservoir characteristicscontrol effect

分类号: P618.130[天文地球—矿床学][天文地球—地质学]

来源期刊
矿物岩石

矿物岩石

Mineralogy and Petrology
  • CSCD
  • 北大核心
注:学术社仅提供期刊论文索引,查看正文请前往相应的收录平台查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