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物岩石 · 2020年第3期92-106,共15页

海拉尔盆地红旗凹陷典型剖面构造物理模拟及构造演化特征

作者:刘恒麟,李忠权,彭杨,蒙启安,李敬生,陈均亮,钟荣全,李勤勤

摘要:海拉尔盆地为我国东北地区典型的含油气陆相裂谷盆地,成盆过程经历过多期建造与改造叠加,形成机制复杂。红旗凹陷为海拉尔盆地北部一个二级构造单元,目前为止勘探程度较低,但勘探潜力巨大。因此研究凹陷的构造演化模式对今后的油气勘探开发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次研究在地震剖面解释与几何学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构造物理模拟实验对该区域开展构造研究,并建立起运动学与动力学模型。研究发现:盆地伸展与反转阶段水平应力主要为NW-SE方向,红旗凹陷内普遍发育的“扫帚状”构造与“尖底锅状”构造的形成机制是由于多期伸展过程中经历两期构造反转作用的结果,且伸展建造作用为主,反转改造作用相对较弱。凹陷内大型正牵引构造主要受到控陷断层的倾角大小、断层面形态以及因岩性差异所导致的断层面摩擦系数变化等因素影响。在以45°控陷断层为边界的凹陷内,次级断裂靠近控陷断层、断距规模大,正牵引现象不明显;在以30°控陷断层为边界的凹陷内,次级断裂远离控陷断层、断距规模小,正牵引现象发育。此次发现修正了挤压反转作用决定论的传统观点。

发文机构: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自然资源部构造成矿成藏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红旗凹陷构造物理模拟牵引构造构造演化海拉尔盆地Hongqi Sagstructural physical simulationdrag structurestructural evolutionHailar Basin

分类号: P554[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来源期刊
矿物岩石

矿物岩石

Mineralogy and Petrology
  • CSCD
  • 北大核心
注:学术社仅提供期刊论文索引,查看正文请前往相应的收录平台查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