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物岩石 · 2020年第4期97-104,共8页

沁水盆地武乡地区中二叠统下石盒子组河流相沉积储层构型特征

作者:苗如霖,朱广社,阳生国,赵俊兴,刘一仓,魏千盛,贺育超,王国华

摘要:沁水盆地是我国石炭—二叠系的主要含煤盆地。本次研究运用沉积学、岩石学的理论,结合沉积相与储层构型分析方法,对盆地东部武乡县温庄村中二叠统下石盒子组河流相剖面的砂体构型特征进行了精细解剖,总结了砂体内部构型特征并建立储层构型模式。结果表明,沁水盆地武乡地区下石盒子组为辫状河沉积,主要发育辫状河道沉积和心滩沉积两种成因的砂体;在该剖面研究层段识别出9种岩相类型,分别为块状层理砾岩相(Gm)、槽状交错层理砂岩相(St)、板状交错层理含砾砂岩相(Gsp)、楔状交错层理砂岩相(Sl)、板状交错层理砂岩相(Sp)、泥岩相(M)、平行层理砂岩相(Sh)、槽状交错层理含砾砂岩相(Gst)、水平层理粉砂岩相(Fh);其砂体内部构型可划分为0~6级7个构型界面,分别为沉积纹层界面、简单层系界面、简单层系组界面、沙坝内部增生体界面、心滩及辫状河道充填界面、单一河道带界面、复合河道带界面;通过对河道充填沉积、心滩沉积、越岸沉积和废弃河道沉积这4种构型单元作为辫状河主要储层构型单元进行精细解译,建立了武乡地区温庄村剖面下石盒子组辫状河复合砂体三维构型模式。研究成果为盆地及其相邻地区砂岩储层精细描述提供了地质依据和参考。

发文机构: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十一采油厂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三采气厂

关键词:下石盒子组辫状河储层构型构型界面沁水盆地Qinshui BasinLower Shihezi Formationbraided riverreservoir configurationconfiguration interface

分类号: P744[天文地球—海洋科学]P588.124[天文地球—岩石学]

来源期刊
矿物岩石

矿物岩石

Mineralogy and Petrology
  • CSCD
  • 北大核心
注:学术社仅提供期刊论文索引,查看正文请前往相应的收录平台查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