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物岩石 · 2019年第2期99-109,共11页

滇东北地区下石炭统万寿山组烃源岩生物标志物特征及沉积环境分析

作者:曹竣锋,王昀颀,郭阳,金灿海,杨斌

摘要:为研究滇东北及邻区下石炭统万寿山组泥质烃源岩的有机质来源及沉积环境特征,共采集了33件样品,开展了烃源岩基本特征及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以及微量元素特征的研究。测试结果显示,烃源岩的有机质来源比较复杂。烃源岩正构烷烃图谱表现出机质具有水生生物和陆生植物双重来源;CPI值与OEP值无明显奇偶优势。正构烷烃的ΣC21-/ΣC22+值范围在0.21~7.68,(nC21+nC22)/(nC28+nC29)值范围在0.76~2.72,烃源岩在区域上可能具有陆源植物与海相生物混合来源的特征,甾族C27,C28和C29-ααα-20R关系三角图也证明这一点。同时,干酪根δ13Corg检测结果反映出研究区北部以Ⅲ型腐殖型干酪根为主,南部属于Ⅱ、Ⅲ混合型干酪根。样品的Ts/(Tm+Ts)比值在0.45~0.53,微量元素中的V/(V+Ni)比值在0.63~0.96,结合五环三萜烷的分布特征认为烃源岩形成于还原环境背景。伽玛蜡烷/αβ-C30藿烷比值在0.12~0.18,表明烃源岩沉积时水体盐度为正常盐度。根据样品中Sr/Ba值在0.23~7.9,B/Ga值在0.88~12.68,变化较大,说明万寿山组在研究区的南部属于半咸水的浅海环境,在研究区的北部属于滨浅海环境。

发文机构: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关键词:滇东北及邻区下石炭统万寿山组生物标记化合物特征沉积环境northeast YunnanLower Carboniferous SeriesWanshoushan Formationbiomarker characteristicssedimentary environment

分类号: P593[天文地球—地球化学][天文地球—地质学]

来源期刊
矿物岩石

矿物岩石

Mineralogy and Petrology
  • CSCD
  • 北大核心
注:学术社仅提供期刊论文索引,查看正文请前往相应的收录平台查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