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1年第4期 365-366,397,共3页

逃离与困守:析《骨》中隐无和类我形象的共同指向

作者:陈永

摘要:美国华裔作家伍慧明成名作《骨》是新唐人街叙事,叙述者以局内人的视角以探寻妹妹安娜的死因为主线讲述自己家族的故事。本文借助台湾学者“隐无”理论和社会学家彼得·邝的研究成果分析探讨小说中的潜在文本。与此相关联,本文还借助卡尔·米勒的“类我”学说分析了小说中两种类我关系,指出作者的生活经历可以为读者理解作品提供参照,“逃离”是文本中三姐妹相同的选择,而三姐妹急欲逃离的正是潜在文本分析中揭示的生活现实。

发文机构:南京晓庄学院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隐无类我逃离

分类号: H315[语言文字—英语]

注:学术社仅提供期刊论文索引,查看正文请前往相应的收录平台查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