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论文
  • 10月01日

    农业院校西方经济学教学效果提高途径的探讨

    文章从提高农业院校西方经济学教学效果的重要性入手,分析了农业院校西方经济学的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从开放式教学模式、特色案例、道法自然的思想应用、分层教学等方面给出了提升农业院校西方经...

  • 10月01日

    《股票模拟交易》课程的教学实践与思考

    本文通过对《股票模拟交易》课程的教学特点和教学改革的总结分析,详细的剖析了该课程教学中的情况。通过对教学过程的梳理,文章总结出提高《股票模拟交易》教学质量的方法,本文对证券类课程教学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09月30日

    翻译中的文化因素

    本文论述了文化、语言和翻译之间的关系,论证了文化翻译的理论基础,探索了文化翻译的技巧方法。本文认为翻译是语际之间的信息传递和与语族之间的文化交流,而语言文字是一种文化的信息符号系统。因此,翻译应放在文...

  • 09月30日

    广告英语中主位推进模式的分布规律

    主位推进模式是语篇分析的方法之一。近年来,在语篇层次上研究主位推进模式已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本文在对国内外语言学家所提出的各种主位推进模式进行归纳的基础上,运用描述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方法探讨了广告...

  • 09月29日

    书亦绝妙文亦壮丽:孙过庭《书谱》语言艺术浅析

    唐人孙过庭所作的《书谱》是集书论与书法于一体的伟大作品。长期以来,人们对《书谱》所述的书法理论的价值多有评述,本文从语言学的角度,评析《书谱》的语言艺术特征,特别是从其骈体文的特征进行分析,以凸现作者...

  • 09月29日

    探析斯金纳《言语行为》理论及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斯金纳的《言语行为》理论对外语教学有着重大影响,为了从理论层面上认识和了解语言学习过程,首先简要回顾了华生为代表的旧行为主义和斯金纳为代表的新行为主义的观点。其次,为了探索和创建适合我国特点的外语学习...

  • 09月28日

    鲁迅、林语堂文化观之比较——从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谈起

    鲁迅与林语堂都曾将知识分子作为其小说着力表现的对象,由于他们本身亦属于这一阶层,二人笔下的知识分子形象能从不同的方面折射其文化立场。本文试选取鲁迅、林语堂涉及知识分子形象的小说作品,探究两人文化背景、...

  • 09月28日

    “花木兰”:作为“他者”的文化符号

    在国外多种多样的文化产品中,长期以来广泛存在使用中国文化符号的现象。本文以中国民间传说中的"花木兰"形象为切入点,对比分析迪斯尼动画电影《木兰》与美国华裔文学作品《女勇士》中的"花木兰"形象,揭示作为...

  • 09月27日

    毛泽东文化思想的变化及特征

    毛泽东文化思想是毛泽东思想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具有科学性和系统性,还具有某种程度的连续性和一致性,从历史发展脉络来讲,毛泽东文化思想大致可分为早期、新民主主义时期、社会主义时期等几个部分。本文通过系统...

  • 09月27日

    迟子建的艺术观

    "自然"是迟子建文学创作中最为重要的关键词,她不仅以自然界为她的文学故乡,更是以书写自然人性作为自己的文学追求,在迟子建与自然为伴时,她的心灵渐渐与自然获得了一定程度的融合,正是在自然与心灵的相互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