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现代化研究 · 2006年第4期 292-295,299,共5页

晚稻田深灌条件下水分耗散动态及其生态效应

作者:易爱军,王克林,黄璜

摘要:对前中期晚稻田实施深灌水试验,探讨稻田蓄水抗旱功能的作用过程及其生态效应。设置4种灌水深度,依次为20cm、15cm、10cm、5cm。测算试验期稻田的渗漏量、植物蒸腾量、蒸发量,分析单日总耗水量的日变化动态和不同生育期的阶段性数量构成关系。结果显示:①温度是影响田间耗水量的最为重要的因素,深灌具有蓄水防旱重要作用;②晚稻前中期深灌将增加水分渗漏量,却减少水分蒸发量,而不同灌溉方式下的总耗水量基本维持平衡;③晚稻前中期深灌增加了地下水的补给量,而浅灌增加了空中水蒸气补给量;④加以人为控制的防渗漏处理能减少田间水分的渗漏,达到节水目的,在红壤丘岗区稻田具有可行性;⑤晚稻前中期深灌实质上是利用了稻田的隐形水库功能,有利于抵抗当地秋季的季节性干旱。

发文机构: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湖南农业大学

关键词:晚稻田深灌水分耗散动态生态效应autumn-paddyfielddeep-water irrigationwater dissipationdynamicecological effect

分类号: S511.33[农业科学—作物学]S314[农业科学—作物栽培与耕作技术][农业科学—农艺学]

注:学术社仅提供期刊论文索引,查看正文请前往相应的收录平台查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