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科学 · 2020年第4期427-437,共11页

2016年冬季南京地区大气污染特征的观测分析

作者:崔金梦,王体健,高丽波,曹云擎,王勤耕

摘要:基于2016年11月24日—12月23日南京市草场门站、鼓楼站和仙林站的强化试验观测资料,分析了城市和郊区主要大气污染物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气象要素的相互关系。研究发现:观测期间南京PM2.5、PM10、NO2、O3、CO、SO2月均质量浓度分别为52.84~84.34μg·m^-3、88.36~120.34μg·m^-3、49.98~51.66μg·m^-3、24.85~50.57μg·m^-3、0.99~1.2 mg·m^-3和22.1~26.48μg·m^-3;近地面,城市大气污染物质量浓度高于郊区,其中城市O3比郊区高61.0%;在城市地区,除NO2和CO外,鼓楼站大气污染物质量浓度高于草场门站,其中鼓楼站PM2.5比草场门站高42.7%;PM2.5小时质量浓度最大为210.93μg·m^-3,重污染过程出现时风速较低、温度较高,郊区PM10、PM2.5、NO2质量浓度呈现高值时的最频风向为南风,O3和SO2质量浓度呈现高值时的最频风向分别为西风和西南风,所以郊区大气污染受城市输送影响。利用HYSPLIT模式研究发现12月4—8日和16—20日的污染气团分别来自西部和北方地区,聚类分析发现12月影响南京市的污染气团45%来自西部地区且移动速度较快,55%来自北方地区且移动速度较慢。由此可见,南京市冬季出现的大气污染,其形成不仅与本地排放和局地气象条件有关,而且西部和北方地区的远距离输送也会造成影响。

发文机构: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南京大学环境学院

关键词:南京冬季大气污染时空特征Nanjingwinterair pollutionspatial-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分类号: X16[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注:学术社仅提供期刊论文索引,查看正文请前往相应的收录平台查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