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江颖,隆霄,邹小松,周国兵,孟晓文,杨子凡
摘要:利用2006—2011年夏季(7—9月)全球每6 h一次的0.25°×0.25°欧洲中心数据(ERAinterim)和同时段重庆地区的常规观测资料,对2006年夏季川渝干旱的环流异常特征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1)与2007—2011年夏季平均环流、水汽通量散度等物理量的对比分析显示,2006年同期的这些物理量异常分布特征明显,有利于川渝地区干旱异常事件的维持和发展。(2)2006年川渝地区7月1日—9月14日300 hPa位涡的逐日变化显示,位涡的纬向分布特征明显,出现"正—负—正"的变化特征,这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进入和退出川渝地区有较好的对应关系。(3)500 hPa平均局地涡度拟能积分和局地涡度拟能平流的逐日演变表明:在川渝干旱异常事件的形成和结束阶段,局地环流变化明显,涡度拟能及其平流均也发生明显变化。局地涡度拟能积分、涡度拟能平流、位涡可以尝试作为干旱异常天气系统发展演变的诊断因子。
发文机构:福州市气象局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福州市闽清县气象局 重庆市气象台 中国人民解放军95810部队气象台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关键词:干旱环流涡度拟能平流位涡川渝地区droughtcirculationenstrophy advectionpotential vorticitySichuan and Chongqing region
分类号: P339[天文地球—水文科学]S165.25[天文地球—地球物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