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学报 · 2019年第6期943-954,共12页

宜宾长宁M S6.0级地震斜坡动力响应特征

作者:金刚,王运生,史丙新,罗越,明伟庭

摘要:地震作用下,山体发生同震地质灾害,在山体特定部位相对集中,破坏程度较大。目前学术界多采取物理模型实验和数值模拟研究这一现象,较少地采取天然地震下记录到的山体地震动响应数据进行分析。长宁M S6.0级主震以及M S5.4级余震触发了布置在石棉南垭河两岸的3台强震监测仪,通过分析记录到的地震数据,结果表明:(1)震级的绝对大小决定了同一监测点峰值加速度和阿里亚斯强度(Arias Intensity)的大小,即呈正相关;(2)覆盖层场地在水平向对地震波能量表现为较为明显的低频放大效应和高频衰减效应,而在垂直向则不明显;(3)覆盖层场地水平方向特征周期远大于基岩场地;(4)山脊部位对地震具有明显的放大效应,表现为山脊处的水平向峰值加速度与阿里亚斯强度的放大;(5)覆盖层场地在三分量上均对峰值加速度和阿里亚斯强度均有放大,尤其是对阿里亚斯强度的放大最为显著。但是放大效应在水平向上要远强于垂直向;(6)地震动响应规律具有极强的方向性,水平向放大效应远强于垂直向。本研究为川西北高烈度山区地震危险性评价提供依据和参考。

发文机构:成都理工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四川省地震局

关键词:长宁地震同震地质灾害山体地震动响应Changning EarthquakeCo-earthquake Geological DisastersAmplification Effect

分类号: P642[天文地球—工程地质学][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天文地球—地质学]

来源期刊
山地学报

山地学报

Mountain Research
  • CSCD
  • 北大核心
注:学术社仅提供期刊论文索引,查看正文请前往相应的收录平台查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