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孙宇腾,张安录
摘要:问题背景: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发展,大量建设用地占用优质农用地,导致农用地整体质量不断下降;在农用地被征收的过程中,农户利益受到一定的损害;我国土地质量分布不均,大片荒漠化的土地有待改善质量。研究目的:在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过程中,尽可能多地保留土地的功能,培养高质量的农用地,逐步改善荒漠化地区的土地质量,提升我国农地整体质量。研究方法:归纳总结国内外学者对于土地功能的界定,从土地的负载、养育、仓储、景观和储蓄增值等五大功能角度出发,分析建设用地占用农地时的土地功能损失以及各利益主体的效益变化,构建土地功能空间转移机制,通过表土剥离、覆盖等技术,将表土剥离、运输至土壤储备中心进行统一培育、储存,再将高质量的土壤覆盖于新开发、整理、复垦的农地或者低质量农用地,改造出新增高质量农地或城乡绿化用地,实现了土地功能的空间转移,提高我国土地整体质量。预期研究效益:构建土地功能空间转移机制保留并转移了农转非土地中的部分功能,可以有效缓解政府开发建设与占用优质农用地的矛盾和耕地保护压力;从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失地农户的利益;有效地保护优质农用地,提高了我国整体土地质量。
发文机构: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土地功能空间转移表土剥离土壤储备中心土票交易中心spatial transfer of land functiontopsoil strippingsoil reserve centerland-ticket trade canter
分类号: F205[经济管理—国民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