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脱绝对贫困和迈上发展阶梯是两种有联系也有差异的状态。经过脱贫攻坚,西藏偏远地区的贫困户已顺利实现“两不愁、三保障”脱贫目标,摆脱绝对贫困。但这些地区并未踏上发展阶梯,其未来发展仍面临多重困境。交通运...
2020年后,我国反贫困事业将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贫困话语亟需因势而变,战略走向也备受国内顶层设计者、学界研究者两类主体的高度关注。研究发现:2020年后,由于我国整体贫困语境会有所变化,需要适时...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农村出现了大量言辞夸张、话语强势的“硬核标语”。其主要目的是宣传、动员和指导防疫、治疫的村级行动,是一种基于责任逻辑的内源性生产。在疫情防控中,村级权力主体既承担着对“上”的政治...
有关贫困治理的已有论述均包含贫困治理社会化的理念,行政化向社会化转向是未来中国减贫事业的主要方向。本文在既有研究的基础上,梳理贫困治理的路径转向,对比分析贫困治理社会化与行政化的差异,进而提出贫困治理...
粮食安全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但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吸引大量农村劳动力离开农业,这势必会对我国粮食安全产生重要影响。文章从需求和供给两方面观察乡村人口变迁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影响,结果发现:第一,城镇居民和农...
施坚雅的农村市场理论影响深远,但也因缺乏对乡民经济活动的实证分析而受到挑战。文章基于四川罗城的田野调查,以经济人类学的集市经济理论来重新诠释施坚雅的集期理论和市场社区理论,认为配合并改善集市经济中需求...
在政府的积极推动下,广西的速生桉及其相关产业迅猛发展,成为区内第九个千亿元产业,但速生桉有毒的"谣言"也随之日渐喧嚣。在科学研究表明速生桉无毒的前提下,广西部分地方政府转而限制和禁止种植速生桉。这一政...
基于中国南方水稻主产区731户农户调查数据,采用Heckman两阶段模型分析农户绿色防控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农户对绿色防控技术的采纳程度受众多因素的综合影响,但以政府因素为主。同时,建立...
以往农业问题主要是经济学和农学的研究对象,农业社会学可以为这一问题的解析提供独特视角。2019年中国社会学年会农业社会学论坛"聚焦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主题,分别就"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与脱贫攻坚""农村土地...
利用2014年"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调查课题组"在7省(自治区)开展的农村中小学生发展状况调查数据,文章考察了社会资本对留守儿童教育获得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抗逆力在多个维度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留守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