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至27日,2020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第四届农业社会学分论坛顺利召开。本次论坛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承办,我校社会学与人类学系、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南京农业大学社会学系、华中农业大学社会...
...
乡村社会学研究"去农业化"的趋势,带来了农业研究与乡村研究的二元分立。同时,生产主义、后生产主义和多功能乡村概念,不仅是对西方国家乡村转型与变迁过程的理论抽象,"农民的终结""农业的终结"也成为逻辑推...
在劳动力乡城流动的背景下,作为一种价值观的“孝”并未消失,但子代尽孝的能力却因城乡时空的阻隔、子代家庭自身的再生产困境等原因而受到了削弱。尤其是当子代家庭面临经济压力、债务危机等多重压力时,留守老人往...
间接控制的“项目外包制”和直接控制的“行政雇佣制”是近年来地方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两种基本策略,分别代表了分权与集权的逻辑进路。对广东和杭州两地的经验案例分析发现,随着社会转型期加快,广东正在经历由“项...
“曲周精神”是对中国农业大学科研团队一代又一代扎根基层、服务民生、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的高度概括,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养浩然正气”的科学家精神的具体体现。本文从“曲周精神”的缘起、发展和传承等...
2020年秋季学期,人文与发展学院组织主办的“农政与发展”系列讲座邀清了八位来自全球高水平大学的顶尖学者,演讲主题包括全球化。多元发展、农民性与多村整合、人口流动、参与式发展、农政转型以及民间艺术等。...
产业精准扶贫是脱贫攻坚重要政策举措之一。脱贫攻坚期的产业扶贫政策非常强调“精准到户”,并采取了资产收益扶贫、产业直补等创新措施。文章基于近年来的实地调查数据,重点分析了“精准到户”产业扶贫政策的做法、...
基于对中国东部某农业大省95%辖区130个县域675个包括家庭农场、合作社等五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调研,从微观角度观察新冠肺炎疫情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可以看到,疫情对农业影响广度达80%,对农业产业化龙...
当前留守儿童研究的一个主要发展趋势是关注该群体内部的多元性,并在此基础上将关怀与支持的重点向弱势留守儿童倾斜。本研究建构"困境留守儿童"概念来界定留守儿童中的最弱势群体,分析其具体类型、生存现状与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