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论 · 2019年第19期64-69,共6页

以蒙内铁路为例浅析新时期中非合作模式

作者:李雯霏,骆元媛(指导)

摘要:中国与东非的官方交往始于600多年前,明朝航海家郑和曾率领船队到达蒙巴萨,宣德化以柔远人,而今,中国工人用两年半的时间完成了蒙内铁路的修建,推动蒙内铁路作为"一带一路"建设在非洲的"登陆点"延伸至非洲腹地。从坦赞铁路到蒙内铁路,中非合作模式发生了变化,从单一的技术性援助转向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合作。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采用文献资料法、对比研究法、案例法,通过分析蒙内铁路的建设过程,并对其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对策,为新时期中非合作建言献策。第一部分为引言,大致介绍本文内容及选题理由;第二部分为前期文献综述及相关理论,回顾国内外目前对于中非合作的研究,运用"文明冲突论""合作模式论""复合相互依赖模式"及"信息不对称"理论等相关理论研究,解释目前中非合作模式中一些问题出现的原因和蒙内铁路的建设背景及其意义;第三部分通过坦赞铁路和蒙内铁路对比,体现出新时期中非合作的全方位、多样化;第四部分分析蒙内铁路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即观念不同导致沟通困难、西方媒体倾向性的报道、制度差异致使方案受阻等;第五部分对出现的问题提出建议,即加强人才培训、培养跨文化交际人才、加强舆论宣传、宣传中非的正面形象、加强文化交流、增进中非人民的理解等;最后一部分则是对全文的总结。通过这六个部分,本文深入分析蒙内铁路在中非合作转型升级进程中的作用,并对未来深化中非合作建言献策。

发文机构:天津外国语大学 不详

关键词:蒙内铁路“一带一路”中非合作

分类号: F752[经济管理—国际贸易][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注:学术社仅提供期刊论文索引,查看正文请前往相应的收录平台查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