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学报 · 2020年第12期2916-2928,共13页

皖西地区贫困空间分异的影响机制

作者:赵春雨,温瑞霞,杨娜

摘要:区域性贫困是当前中国社会经济和区域发展不平衡的核心表现。以大别山连片特困区的皖西地区为例,以乡镇贫困发生率为贫困空间分异指标,以地理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的20个因素为自变量,综合运用相关分析、空间回归、地理加权回归等方法,探究各因素对贫困空间分异的影响。结果表明:平均坡度、人均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二三产业收入占纯收入比例、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是导致皖西地区贫困空间分异的核心因素,且其影响具有较强的空间异质性;地理机制、经济机制、社会机制是皖西地区贫困空间分异的主要机制,其中,地理环境是基础影响,经济环境的影响较强,社会环境影响广且大多与地理环境相关。研究结果对贫困干预的地理瞄准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发文机构:安徽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

关键词:贫困空间分异相关分析空间回归地理加权回归皖西地区poverty spatial differentiationcorrelation analysisspatial regressiongeographic weighted regressionWestern Anhui province

分类号: G63[文化科学—教育学]

来源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自然资源学报

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
  • CSSCI
  • CSCD
  • 北大核心
注:学术社仅提供期刊论文索引,查看正文请前往相应的收录平台查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