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农业论文
  • 08月28日

    中国古代对葛的开发利用

    葛是在中国分布很普遍的一种藤本植物,古人很早就利用它的纤维作为纺织材料,用它的块根作为食物和药物。大约在周朝的时候,它开始被栽培;葛布也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贡品,但葛始终没有成为重要的栽培作物。随当今社...

  • 08月28日

    物产异名与地方文化:以近代“兰花菇”的名实与流行为例

    物产的名实关系牵涉人对物的认知与利用,不仅在实际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而且在史学研究中也备受关注。既有的相关研究相对重视实,而对名的关注相对不足。通过对近代"兰花菇"及相关名称的考察,可见物产名称在社会...

  • 08月27日

    古代鲤鱼养殖与利用小史

    鲤鱼是我国养殖历史最悠久的淡水鱼,殷商时开始池塘养鲤,至唐一直是池塘养殖的主角,唐之后地位被四大家鱼所取代,养殖前景不如从前,多与其他鱼种混养。几千年来,随着食材与烹饪技术的多样,由鲤鱼制成的美味佳肴...

  • 08月27日

    河北省涞源县脱贫攻坚现状调查与对策分析

    河北省保定市涞源县是环京津地区28个贫困县之一,自2015年实施脱贫攻坚战以来,该县贫困人口和贫困发生率大幅下降,特色产业发展势头良好,有力带动了贫困人口增收,脱贫攻坚成效显著。但调研组通过实地调研发...

  • 08月26日

    “秸秆再利用”传统对当代环境问题的助益

    在我国历史上,农人对秸秆的利用方式多元,且能够将“农村生产、农民生活以及自然环境”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遗憾的是,这些记载鲜少进入现代生态农业与环境保护相关研究者的视野。建议挖掘传统农学中秸秆制品的日用...

  • 08月26日

    晚清农村市场发展特点与动因分析

    农村市场是农村社会经济交易的公共空间,也是衡量中国农业商品化程度和农业经济变动的重要指标。晚清农村市场围绕各级城市中心地,形成了适应不同区域和功能的市场网络体系。江南和华北两地市场网络分别代表了晚清中...

  • 08月25日

    改良·预托·“自给”:近代日本“满蒙羊毛”策略研究

    羊毛是制作军用被服、毛巾等衣物的上等原料,日本将其与铁、煤炭并称为“三大战略资源”。但经过多轮发展,其羊毛业依然无法自给。我国东北羊毛资源,则久为日人所觊觎,一战后遂成为其“羊毛自给”的基础。1930...

  • 08月25日

    国家、豪族、农民:集团博弈与曹魏屯田制度的变迁

    以屯田制为代表的封建国有土地是我国土地制度的重要形式。本文关注曹魏时期的屯田制度变迁问题,认为国家、豪族、农民的权力变化与集团利益博弈,是曹魏屯田制度创设、推行与衰落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屯田制建立初...

  • 08月24日

    饥荒打击下的近代华北农村实录

    与以往通过官方统计数据及赈灾过程反映近代华北饥荒状况不同,本文透过外国传教士和记者的视角,从社会生活史的角度对近代华北农村在遭受多次饥荒打击时的真实场景和农民的生活状况做了详细的描绘,充分展现了在传统...

  • 08月24日

    加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助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第六届全国农业文化遗产大会”综述

    一、会议概况为推动我国农业文化遗产及其保护研究的交流合作、经验分享,助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助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为主题的"第六届全国农业文化遗产大会"于2019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