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评论 · 2010年第6期17-24,共8页

国际贸易中的隐含碳排放核算及贸易调整后的国家温室气体排放

作者:周新

摘要: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的制定中没有考虑国际贸易中附加的碳排放。根据《京都议定书》,发达国家承诺以1990年排放量为基础的5%的削减目标,发展中国家没有减排义务。通过国际贸易,发达国家实现减排的同时,可能引起发展中国家碳排放量增加,影响《京都议定书》实施的有效性。针对国际贸易所引起的“碳泄漏”问题,本文应用多区域投入产出分析,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十个国家或地区的国际贸易中隐含的碳排放(embodied emissions)进行了核算。分别通过“消费者污染负担”原则,及“生产者与消费者共同负担”原则,重新试算了各国或地区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结果表明,美国为贸易中隐含碳排放的最大净进口国(464 Mt—CO2),日本次之(191 Mt-CO2).中国为最大净出口国(452 Mt-CO2).

发文机构:日本地球环境战略研究所IGES

关键词:隐含碳排放国际贸易“碳泄漏”“生产者污染负担”原则“消费者污染负担”原则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embodied emissions, international trade, carbon leakage, producer responsibility, consumer responsibility, multi-region input-output model

分类号: F740[经济管理—国际贸易][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来源期刊
管理评论

管理评论

Management Review
  • CSSCI
  • 北大核心
注:学术社仅提供期刊论文索引,查看正文请前往相应的收录平台查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