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质量与安全 · 2021年第1期89-95,共7页

青海柴达木红枸杞粉体研究

作者:雷菁清,刘文卓,肖明,孙小凤,崔明明

摘要:红果枸杞鲜果不宜长期储存,将红果枸杞加工成枸杞粉,不仅可以增加其贮藏的稳定性,降低运输成本,而且能丰富枸杞的产品种类。本文研究了不同粒径和不同粉碎时间下红枸杞粉体的休止角、滑角、松密度、色度、持水性、水分含量、多糖、总酚、蛋白质、脂肪、灰分和膳食纤维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枸杞粉体粒径减小,枸杞粉体越细,流动性变差,颜色变深,持水性和水分含量都大幅下降;多糖和总酚含量增多,脂肪、灰分和膳食纤维的含量减少,蛋白质含量变化不明显。随着枸杞粉体粉碎时间的延长,流动性变差,粉体的红度变浅;持水性和水分含量下降;多糖和膳食纤维含量变化明显差异显著,蛋白质含量先升高后减少,总酚、脂肪和灰分含量有所增加。本研究为不同红果枸杞产品的加工方式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发文机构:青海大学农牧学院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 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关键词:红果枸杞枸杞粉粉碎粒径粉碎时间

分类号: TS2[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

注:学术社仅提供期刊论文索引,查看正文请前往相应的收录平台查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