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科技进展论文
  • 08月08日

    城市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国内外应对气象灾害的典型案例

    回顾了为了适应由气候变化引起的高温灾害、水灾害与海平面上升,全球范围内不同国家在城市适应气候变化方面采取的措施行动。通过分析发现,尽管各地区拥有不同地域规模、气候条件与人文环境,面对的气候灾害问题也不...

  • 08月07日

    淮河流域稻麦轮作农田生态系统CO2通量多时间尺度变化特征

    为了准确评价农田生态系统在区域碳平衡中的作用,采用涡度相关技术对淮河流域典型稻麦轮作农田生态系统CO2通量进行了长期连续观测。基于数据质量控制后的寿县国家气候观象台2007年7月—2019年12月CO...

  • 08月07日

    致力气象科技创新,守护淮河安澜

    淮河流域地处我国南北气候、高低纬度和海陆相三种过渡带的重叠区域,加上“三面环山、西高、东低、中洼”的特殊地形,极易产生洪涝和干旱灾害,是我国七大流域中旱涝灾害最频繁的流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

  • 08月06日

    雷州半岛一次台风外围龙卷天气过程分析

    2013年11月11日早晨,距离第30号台风海燕中心约350 km的湛江市徐闻县出现了龙卷,强度为EF1级。利用现场灾情调查、常规高空和地面观测、广东省地面自动站观测和湛江S波段多普勒天气雷达数据等,...

  • 08月06日

    改进的暴雨洪水淹没模拟算法及其在淮河流域的应用研究

    针对气象防灾减灾的迫切需求,以及现有技术环节存在的不足,本文对风险预警和评估中的重要一环——暴雨洪水淹没模拟算法进行了改进,引入前期降水、下垫面特性、降水时空分布变化对暴雨洪水演进的影响,在降水空间插...

  • 08月05日

    广州X波段双偏振相控阵天气雷达观测试验进展

    为了弥补现有业务雷达的探测盲区,增强小尺度强对流天气监测能力,广州市气象部门自2017年开始组织开展X波段相控阵雷达(XPAR)布网观测试验,截至到2020年1月,已经建成5部具备双偏振功能的X波段相...

  • 08月05日

    防雷减灾公众服务满意度测评与服务分析——以大连市1523份调查问卷为例

    公众对于预警信号的等级认识度较低,还不能完全通过红色、黄色、橙色预警信息准确获知雷电灾害的严重程度。2016年,国务院提出“放、管、服”机构改革指导意见,大连市防雷减灾中心在新要求、新形势下,深入挖掘...

  • 08月04日

    网络媒体信息在海南8.29龙卷灾情调查中的应用分析

    搜集2019年8月29日海南龙卷发生后多家媒体机构及网站报道,结合龙卷发生前后的气象资料,确定了龙卷发生的影响范围和受灾情况。通过对比网络媒体信息与现场灾情调查的龙卷影响范围和受灾情况,网络媒体信息主...

  • 08月04日

    淮河流域地上生物量时空特征分析

    淮河流域是独具特色的东亚季风区典型区,也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农田生态区域。地上生物量能够表征农田可利用资源的现状与承载力,研究该区域生物量的估算及其变化特征,可以为农田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本...

  • 08月03日

    2020年5月31日佛山超级单体龙卷过程分析

    利用常规高空地面观测、广东区域自动站以及广州多普勒雷达等资料对2020年5月31日发生在佛山市高明区的西风带超级单体龙卷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高层辐散场与中低层弱辐合区叠交,中低层深厚强盛的西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