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气象学报 · 2020年第2期199-207,共9页

复杂山地环境下雷暴天气中的地基微波辐射计影响距离分析

作者:周永水,原野,万雪丽

摘要:利用2017年2月—2018年10月地基微波辐射计和无线电探空仪、闪电和雷达数据,首先评估了微波辐射计温度和绝对湿度在不同高度的探测性能,微波辐射计和无线电探空仪不同高度的温度的相关系数为0.800~0.985,绝对湿度的相关系数为0.600~0.916;微波辐射计温度的标准差为3.9~6.1℃,绝对湿度的标准差为0~4 g/m³,无线电探空仪温度的标准差为4.2~6.1℃,绝对湿度的标准差为0.1~4.2 g/m³;微波辐射计和无线电探空仪温度绝对误差的标准差为1.06~2.90℃,绝对湿度绝对误差的标准差为0.08~2.02 g/m³。二者K指数相关系数为0.945。其次利用K指数上升和下降到35℃的时次和不同距离闪电开始和结束时次做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在30 km处具有最大的相关系数(0.864),这可能就是微波辐射计温度和湿度在复杂山地下雷暴天气中能够代表的大气层结的有效距离。最后统计分析了微波辐射计K指数上升达35℃时,90%上游移向微波辐射计的雷暴回波(30 dBZ雷达回波超过-15℃高度层)距离微波辐射计平均距离为35.3 km,移到微波辐射计附近平均需要92.8分钟,局地雷暴(40 km以内)生成需要138.2分钟。

发文机构:贵州省气象台 贵州省公共服务中心

关键词:微波辐射计K指数雷暴影响距离山地microwave radiometerK indexthunderstormeffective detection distancemountainous terrain

分类号: P458.2[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注:学术社仅提供期刊论文索引,查看正文请前往相应的收录平台查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