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气象学报 · 2019年第6期852-864,共13页

福建省晋江市城市热岛强度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作者:王可心,陈粲,包云轩,吕青,奴开

摘要:利用传统的气象站法,结合空间统计学方法(普通克里金插值法),对福建省晋江市2010—2014年40个自动气象站逐小时温度资料加以计算处理,分析了晋江市年、季、昼夜热岛强度时空变化规律。(1)晋江市年、季、昼夜热岛强度都呈带状分布,等值线呈西南-东北走向,年、季、昼夜变化趋势显著,北部热岛强度高于南部。五年间热岛强度持续增强,但增幅不大,增速放缓。(2)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会导致热岛强度高值出现季节提前,故旅游区秋冬季热岛强度高于春夏季,中心城区和产业经济区夏秋季热岛强度高于冬春季。(3)晋江市热岛效应昼夜空间分布格局差异性大,夜间热岛强度显著高于白天,最低值出现在14—16时,中心城区和产业经济区最低值出现时间较旅游区略推迟,三个功能区的最高值均出现在凌晨。

发文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和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

关键词:应用气象学城市热岛普通克里金插值法时空变化特征晋江市城市功能区Applied meteorologyUrban heat island(UHI)Ordinary Kriging(OK)Spatial and temporal variationsJinjiangUrban function areas

分类号: P423.3[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注:学术社仅提供期刊论文索引,查看正文请前往相应的收录平台查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