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气象学报 · 2020年第6期846-854,共9页

近70 a北太平洋夏季SST及其与西太副高变化特征的相关

作者:陈思奇,徐峰,李雅洁,杜家铭,涂石飞,季倩倩,杨金艺,张韶晶,张羽,植石群

摘要:基于1948—2018年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重建海面温度(ERSSTv5)资料集,采用经验正交函数(EOF)分解和交叉小波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对北太平洋地区近70 a海表温度(SST)、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WPSH)的变化特征及其相关性进行分析。第一模态体现了SST显著的年际变化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现象和显著的年代际变化北太平洋年代际振荡(PDO)现象。将WPSH强度距平指数和面积距平指数的均值定义为WPSH综合指数。WPSH综合指数总体呈上升趋势;1977年之前,WPSH强度逐渐减小且振幅较小;1977年之后,WPSH强度逐渐增大且振幅强度较大。通过合成分析发现,WPSH异常偏强年份对应西北太平洋大部分地区的SST显著偏暖,WPSH异常偏弱年份对应西北太平洋大部分地区的SST显著偏冷。将其与NOAA的月气候指标的Ni?o3.4和PDO指数分别进行交叉小波谱分析,得出:北太平洋SST的年际信号、年代际信号均与WPSH的变化有很明显的相关,WPSH强度和太平洋中部SST存在显著的4~5 a的年际正相关,且随着时间的后移,SST的变化超前于WPSH的变化。

发文机构:广东海洋大学海洋与气象学院 广东海洋大学南海海洋气象研究院 广东省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 广东省气候中心

关键词:北太平洋海温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小波分析EOFNorth Pacific Ocean SSTwestern Pacific subtropical highwavelet analysisEOF

分类号: P732[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注:学术社仅提供期刊论文索引,查看正文请前往相应的收录平台查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