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绚,范宣梅,杨帆,董秀军
摘要:受茂密植被覆盖的影响,采用传统的光学遥感影像解译方法无法实现对历史地质灾害的准确识别与精细遥感解译。近年来,激光雷达技术(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LiDAR)的发展为植被茂密山区地质灾害解译带来了新途径。以九寨沟震区为例,基于高精度机载LiDAR数据,采用红色立体地图(red relief image map,RRIM)数据处理方法,避免了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山体阴影的不利影响,提出了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灾害的地貌识别标志与遥感解译方法,提高了植被茂密山区地质灾害遥感解译的精度与准确性。共解译九寨沟震区熊猫海区域震前地质灾害311处,总面积约11.8 km2,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震前地质灾害的空间分布特征,可以为九寨沟震区地质灾害防治与风险评价提供数据支撑。
发文机构: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九寨沟地震地质灾害遥感解译激光雷达技术红色立体地图Jiuzhaigou earthquakegeological hazardsremote sensing interpretationLiDARRRIM
分类号: P237[天文地球—摄影测量与遥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