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圣音,高勇,陆锋,刘瑜
摘要:场所是连接人类行为与地理环境的重要纽带,为地理分析提供了以人为本的研究视角。由于场所名称固有的模糊性、不确定性与多义性,以及个体层面的空间活动数据的获取成本高,导致早年有关场所的研究难以捕获场所特征并将其在计算机中进行表达。近年来,多源地理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方法为场所建模与感知带来了新机遇。场所建模也是地理人工智能中知识表达的重要构成。梳理了有关场所模型与场所感知两个方向的研究历程及其技术进展。场所建模的研究目标旨在建立更符合人们空间认知与空间交流习惯的空间知识表达模型,以提高地理信息检索、智能问答的智能化与人机交互水平。场所感知致力于捕获人们对地理环境的情感与认知,深入理解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耦合关系,精细表达场所丰富的地理语义属性,从而促进地理人工智能系统的发展。
发文机构: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学
关键词:场所模型场所感知大数据地理人工智能place modelplace sensingbig dataGeoAI
分类号: P208[天文地球—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